山东小刘757
![]()
乱套了!河南周口,一女子结婚后,看见公公比较孤单,然后提议自己母亲嫁给自己公公,公公和母亲现在相处也比较融洽,亲母女嫁给亲爷俩!网友:“不用担心婆媳矛盾”。
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刚开始连我都觉得是编的,结果人家村里都传遍了!周口西华县这个小村子里,现在谁提起老李家这事儿不竖大拇指?儿媳妇叫王娟,嫁给老公李明三年了,她这脑瓜仁儿是真灵光,办了件让全村人都跌破眼镜的大事儿!
王娟刚嫁过来那会儿,就发现老公公李大叔不对劲。每天吃完饭就蹲在大门口抽烟,看着别人家孩子绕膝跑,眼神儿都直勾勾的。后来才知道,李明他亲妈在生他的时候就难产走了,老李大叔又当爹又当妈拉扯孩子十几年,愣是没再找。王娟心里就不得劲儿,琢磨着咋能让老人开心点。
说来也巧,王娟她妈张阿姨也是一个人过。当年跟王娟她爸感情不合离了婚,独自把闺女拉扯大,如今闺女嫁了人,自己守着老房子更显孤单。有天晚上王娟给她妈打电话,听着电话那头妈又在说腰疼没人捶,突然脑子里"叮"一下冒出个大胆想法!
"老公,我问你个事儿。"王娟把李明拽到里屋,"你说...让我妈给咱爸当老伴儿,中不中?"李明一口水差点喷出来:"你疯了?那不乱套了!"王娟不慌不忙:"你想啊,咱爸一个人多孤单,我妈也是一个人。他俩要真能在一块儿,咱两家并一家,老人互相有个照应,咱们也能安心上班,这不两全其美?"
就这么着,小两口磨了半个月。李明先试探着跟他爸提:"爸,村里张婶给你介绍个老伴儿呗?"老李头摆摆手:"都多大岁数了,不去不去。"哪知道王娟直接把她妈接来了,说是"来闺女家小住"。头回见面,俩老人还挺不好意思,张阿姨红着脸给老李头织毛衣,老李头默默地把院子里的活儿都包了。
过了仨月,王娟瞅着时机成熟了,把俩老人叫到一块儿:"爸,妈,我跟李明商量好了,你们要是觉得对方还行,就搭个伴儿过吧!"张阿姨手里的毛线针"啪嗒"掉地上,老李头脸憋得通红,半天憋出一句:"我...我听孩子们的。"
现在可好,每天早上老李头骑着三轮车,载着张阿姨去赶集,回来俩人一个择菜一个烧火,小日子过得比谁都红火。王娟下班回家,既能喊"妈"又能喊"婆婆",把俩老人哄得乐呵呵的。有回邻居打趣:"娟儿,你这到底是叫妈还是叫婆婆啊?"王娟笑得前仰后合:"都是一家人,叫啥不行!"
村里刚开始还有闲话,说这闺女太不懂事,哪有把亲妈往公公家送的。可看着老李头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,张阿姨也比以前胖了不少,大伙儿慢慢也就理解了。村支书还跑来看热闹:"你们这可是新时代家庭典范,得给你们评个'最美家风'奖!"
现在俩老人正商量着开春办酒席呢,就请亲戚邻居吃顿饭,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。张阿姨逢人就说:"以前总怕人家说闲话,现在才明白,日子是给自己过的,舒心比啥都强!"老李头不善言辞,只是每次有人夸他有福气,他就嘿嘿笑,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乐呵。
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,网友们吵翻了天。有人说"这关系也太乱了",但更多人点赞:"只要老人幸福,管那么多干啥!""这才叫真正的孝顺,不是给钱给物,是让老人心里暖和!"
说实在的,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,但王娟这姑娘用她的"馊主意",愣是把两家的孤单凑成了双倍的幸福。现在一大家子住一块儿,过年过节别提多热闹了。你还别说,自从俩老人在一块儿,家里的地都多打了两袋粮食!
对此,大家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