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			呆呆8
				 
				![]()
目了!”河南周口,一老人在自家麦田里挖树根,正巧一开挖掘机的女子下班路过,女子看见老人满头大汗,于是就喊了一句:大爷你别挖了!然后,女子接下来的举动,让老人不停的对她作揖。
李娟刚结束一天的工程,挖掘机的柴油味还裹着她,袖口沾着上午修液压管蹭的黑油,她揉着发酸的肩膀往家赶,远远看见麦田边的土路上,佝偻的身影攥着锈迹斑斑的铁锹——锹柄磨得发亮,像是用了十几年,一下下砸进硬邦邦的地里,每一下都带着沉得喘不过气的力道。
老人抬头时,额角的汗滴进眼角,他用袖口抹了一把,手背上全是裂开的口子,像晒干的土地,他看着停在路边的挖掘机,喉结动了动,像是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。
李娟跳下车,钥匙还插在挖掘机上,金属链晃出清脆的响,她爬上驾驶室时,手腕上的红绳(那是妈妈年初求的平安符)晃了晃,然后操纵手柄,铁臂缓缓落下,精准夹住树根——随着“咔嗒”一声,树根带着半米深的土块翻起来,老人攥着铁锹站在旁边,手指抠进锹柄的纹路里,手微微发抖。
后来李娟才知道,老人的儿子在深圳打工,麦田明年要种玉米,树根扎得太深会抢养分,他算了算,雇挖掘机要三百块,够买两袋化肥,所以咬着牙自己来;而李娟那天其实有点累,可看见老人举铁锹的样子,突然想起去年爷爷蹲在老家桃树下挖根,后背弯得像晒焦的玉米杆,手冻得握不住铁锹柄,嘴里还说“丫头,我能行”。
挖掘机的铁齿刚碰到树根,老人就往前迈了一步,像是怕碰坏了地里的土——他蹲下来摸了摸翻起来的土块,土粒顺着指缝掉下去,嘴里念叨着“这机器就是灵”,然后转身对着李娟作揖,腰弯得几乎贴到膝盖,李娟赶紧跳下来扶他,触到老人的胳膊,皮肤糙得像老树皮,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,也是这样的温度,握着她的手说“丫头,别累着”。
当天傍晚,老人抱着一篮番茄站在李娟家楼下,番茄红得透亮,蒂上还带着青叶子,他说“自家种的,没打农药”,李娟接过时,看见他手背上的裂痕里沾着土,和爷爷的手一模一样——那土味裹着番茄的甜,钻进鼻子里,突然就想起爷爷的桃园,风里飘着桃香,爷爷蹲在地里拔草,喊她“丫头,来吃桃”。
现在李娟再路过那片麦田,总会放慢车速——有时候看见老人在地里拔草,有时候看见他蹲在田埂上抽烟,她会按一声喇叭,老人就抬起手招招,像在跟老熟人打招呼,没有多余的话,却比任何寒暄都热乎。
你说什么是善意?大概就是这样吧——不是惊天动地的承诺,是看见别人的难,想起自己的疼,然后本能地伸手;不是刻意要做什么,是把心里的温度,用最朴素的方式递出去,像老人的番茄,像李娟的挖掘机,像爷爷的桃树根,沉在地里,暖在心里。
昨天李娟翻手机,看见那天拍的照片:挖掘机停在麦田边,老人站在旁边作揖,她坐在驾驶室里笑,背景是金黄的麦田,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,裹着柴油味和麦香——她把照片发给闺蜜,闺蜜说“好暖”,可李娟觉得,不是暖,是踏实,像脚下的土地,像手里的番茄,像爷爷的声音,明明淡淡的,却能焐热整个冬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