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6907667105388
河南周口邵医生坠亡,公安对三个“网暴”账号展开调查,丈夫发声:她出事前曾报警,遗书里让我为她正名
8月1日,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从六楼纵身跃下,结束了57岁的生命。这位曾被患者称为“周口最美医师”的医生,在生命最后七个月里,被三起医疗纠纷的网暴阴影吞噬。
丈夫张先生含泪发声:“她报警两次,遗书里只求我为她正名。”
震惊:七个月的网暴,三次绝望的报警
据津云新闻报道,邵医生的悲剧源于三起患者纠纷。
第一起中,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需切除子宫保命,家属签字同意后却反咬“绝后”,索赔百万并在抖音持续攻击;
第二起,产妇执意顺产高风险胎儿致死,家属拒绝法律途径转而网暴;
第三起,两年前新生儿缺氧后患脑瘫,家属未做鉴定直接归咎医生。
三起纠纷的家属在抖音“抱团”,引来水军跟风,视频点击量飙升。
7月30日,邵医生首次报警未获立案;次日,她与医院人员再次报警后立案,但警方未及时下架视频。8月1日,她在抖音发布告别视频,与孙辈通话后坠楼。遗书中,她详细还原三起纠纷真相,字字泣血:“让我正名。”
情绪共鸣:她曾是患者眼中的光,却倒在键盘侠的唾沫里
在同事和患者记忆中,邵医生是“温柔到骨子里的人”。有患者回忆,生产时因害怕全身发抖,邵医生双手抱头安抚;有产妇胎盘低大出血,她握着手陪伴整夜。这样一位医生,却在生命最后时刻被污名化为“庸医”“刽子手”。
更令人心寒的是,当她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自救时,得到的却是“再等等”的敷衍。正如张先生所言:“网暴想不开自杀的案例很多,警察却不当回事。”
道德批判:网暴不是“言论自由”,是吃人的凶器
这三起纠纷中,家属的诉求或许有值得商榷之处:羊水栓塞切除子宫是医学共识,顺产风险已明确告知,脑瘫原因复杂需专业鉴定。但他们选择绕过法律,利用社交平台的情绪放大效应,将医生推向绝境。
更可悲的是,当邵医生以死明志后,那些曾攻击她的账号迅速清空内容,仿佛一切从未发生。这种“猎杀—沉默—再猎杀”的恶性循环,正在吞噬更多无辜者。
呼吁:让子弹飞一会儿,让法律说真话
邵医生的遗书,是写给丈夫的,更是写给这个时代的。
它提醒我们:
1、网暴必须付出代价:平台需完善内容审核,警方应建立网暴案件快速响应机制,不能让“按键伤人”成为无成本犯罪。
2、医患需重建信任:患者当尊重医学规律,医生当提升沟通技巧,但无论如何,暴力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。
3、每一个旁观者都是防线:面对网络争议,少一分跟风辱骂,多一分理性等待。正如一位患者所言:“邵主任,下辈子请自私一点,别再为别人活得那么累。”
邵医生走了,但她的故事不该成为网络暴力史上的一个注脚。愿天堂没有网暴,愿人间多些温度。更愿下一次,当有人身处深渊时,我们都能成为拉他一把的光,而不是推他下去的刀。
——高等教育文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