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					烟雨若红颜手机摄影
				 
				村干部亏了集体资产?这些步骤和案例得记牢
前阵子去河南周口的刘庄村,村民老周拉着我念叨:“村里把集体的10亩果园承包出去,村干部没跟大伙商量,就以每年3000块的价签了5年,现在隔壁村同样的地每年能租8000块,这几年少说亏了2万多,咱能告不?”其实不少村子都遇到过类似事,集体资产亏了能不能追,咋追,咱今天就拿真实案例和规矩说清楚。
先搞明白:啥情况能告?得有“违规”实锤
不是村干部把资产搞亏了就一定能告,关键看他有没有“违规操作”。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》里写得明白:要是村干部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或村规,导致集体资产受损,就得承担赔偿责任。咱拿两个真实例子说说——
山东临沂有个村子,2023年村干部没开村民大会,私自把集体的旧厂房以15万卖给了外人,后来查市场价至少值30万,这就属于“违规处置资产”。村民后来通过法律途径追,法院判村干部赔偿集体12万损失。
还有陕西咸阳的例子:村干部挪用集体的20万扶贫款,拿去给自家儿子开超市,结果超市亏了,钱收不回。这属于“挪用集体资金”,不光要赔,还因涉嫌违法被移交了司法机关。
但要是正常经营亏了就不一样。比如村里集体搞大棚蔬菜,按规矩开了村民会,也请了农技员指导,最后因为天气不好减产亏了,这种情况村干部没违规,就不用担责。
要告咋走流程?三步就能推进,有明确规定
真遇到违规的事,不用慌,按步骤来就行,法律里把路径写得很清楚——
第一步:先让村里“自己查”。集体资产归全村人,按规定,村理事会或监事会得先出头。就像江苏徐州的一个村子,2022年村干部租集体土地亏了4万,监事会先找村干部核对账目,发现是没按规定公示租金导致的,直接代表村里起诉,最后追回了3.8万。要是理事会、监事会不行动,就走第二步。
第二步:10个村民联名“催着查”。法律规定,10个以上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村民,能书面要求监事会起诉。河南南阳有个村子,去年村干部亏了集体资金6万,监事会没动静,12个村民联名写了申请,监事会收到后10天就启动了诉讼,最后村干部赔了5万多。
第三步:村民“直接告”。要是监事会收到申请后15天没行动,或者干脆拒绝,村民就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。浙江温州2023年有个案例,15个村民联名催了监事会,没回应,后来村民自己起诉,法院受理后,查出村干部违规放贷导致集体亏了8万,最终判村干部全额赔偿。
最关键的:证据得攒够,这些东西别落下
打官司靠证据,少一样都可能吃亏。咱得重点攒这几类——
财务证据最要紧。比如河北邢台的张家庄,之前村干部承包砖窑厂亏了3万,村民老李翻出了村里的账本,上面有村干部私自支钱的记录,还有没盖章的承包合同,这些成了关键证据,最后村干部补了2.5万。像银行流水、收款收据、会计凭证这些,哪怕是复印件,都得留好。
会议记录别忽视。按规定,处置集体资产得开村民大会或代表会,要是村干部没开,之前的会议记录里没相关内容,也能证明他违规。山西晋城有个村子,村干部卖集体林地没开会,村民找出近3年的会议记录本,都没提这事,法院直接认定程序违规。
证人证言也有用。要是有其他村民看到村干部违规,比如私下签合同、挪用钱,让他们写个书面证言,签字按手印,也能当证据。安徽阜阳的案例里,就有3个村民作证看到村干部拿集体的钱买私人物品,最后这些证言帮村里追回了2万多。
其实集体资产是全村人的“养老钱”“发展钱”,村干部要是违规亏了,咱按规矩维权不丢人。就像村里老人常说的:“不是较真,是该咱得的,就得攥紧。”你们村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事?要是遇到了,你会跟着大伙一起维权吗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