泪目了!河南周口老人挖树根遇挖掘机女,温馨一幕感动路人

周口 更新于:2025-10-01 00:35
  • 柠檬创意家居
    目了!”河南周口,一老人在自家麦田里挖树根,正巧一开挖掘机的女子下班路过,女子看见老人满头大汗,于是就喊了一句:大爷你别挖了!然后,女子接下来的举动,让老人不停的对她作揖。
    讲这件事的人很多,村口小卖部、加油站、施工队里的人都说得清楚,事发那天下午的风热得像从地里冒出来。女子把车缓缓停在田埂边,摘下手套,走过去看老人手背上密密的汗毛和翻起的泥,鞋面都被泥浆糊得看不出颜色。她没急着上机器,先低头看了看根的走向,土层里像旧骨头一样盘着,露出的截面硬得发白。她轻声让老人靠着田埂坐一会儿,自己把铁锹接过来在表层试着清理杂草和石子,动作不快,但一点不乱。远处的拖拉机嗡嗡地经过,她站在风里,心里头有点堵,像看见自家爷爷拎着旧锄头。
    她把挖掘机的钥匙拔下揣进衣兜,沿着沟边走了一圈,心里有了些数。这根系不浅,贸然下挖斗容易伤到地下的管线,她在镇上做过管网配套,知根知底。她回车里翻出一卷旧麻绳和两副手套,把绳打了个活扣套在粗根上,另一端绕到田埂的方砖上当临时滑车,先试着用杠杆省力法慢慢起。老人看着她把力往下压,腰杆稳稳的,想着这姑娘心细,没多说话,只是把随身的小毛巾放在她旁边。太阳往西偏,她的影子越拉越长,泥土里慢慢露出木纹和环形年轮。
    她从田边的小路转去加油站,跟师傅借了撬杠和羊角锤,顺手买了一瓶淡盐水。加油站师傅后来跟人说,那姑娘身上全是土,但说话有理有分寸。她回来时,老人正揉着肩膀喘气,她把撬杠塞到根和土之间,找准受力点一下一下慢慢撬,麻绳紧了松、松了紧,像掐着节拍。她没让挖机先动,怕一把下去把土层打散,第二年耕地又成问题。小卖部老板背着手路过看了两眼,咂咂嘴,说这手法像个懂行的。
    撬开两块根后,底下冒出几片碎陶片和一截黑色硬管,她赶紧停手,用手背抹掉额头汗,蹲下摸了摸土,像是在确认什么。她想起镇里安全培训讲过老式灌溉管道和旧电缆的识别,心里一紧,拿出手机联系村里管水的陈师傅,让他过来看一眼。陈师傅赶过来,拿着简易探测器扫了扫,确定是废弃的老陶管,不通水也不带压,才让她继续动手。她把麻绳改了个角度,让受力避开管道位置,动作里有耐心也有稳当。
    傍晚风起的时候,田里有了点凉意,她手臂已经酸得打颤,但脚下站得很稳,节奏一点没乱。邻居家的孩子拿来一个手电,光柱稳稳地落在树根边,照得木纹像水波一样。她用羊角锤把最后一个卡点敲松,根从土里“吱呀”一声离了底,被她和老人一起抬到田埂。老人端来了个搪瓷缸,里面是自己兑的淡盐水和两块豆面馍,她接过盐水喝了一口,笑着把馍又放回去,说留着你们明早当干粮更合适。她顺手用粉笔在田边木桩上记了几条回填的注意事项,夯土要分层,别让地里再陷脚。
    夜里没再加班,她把工具擦净收好,挖机钥匙还在兜里,走之前看了眼老人的背影,那劲儿像刚把一块石头从心里放下。第二天一早,她又来了,带了一张镇上农机服务的预约卡片、两条新的安全绳,还有施工队里闲置的小手锯。她把预约流程教得清清楚楚,告诉老人哪天有公益犁地,可以打电话让师傅帮忙,把地再翻一遍。她和队里小伙把碎根装上三轮拉走,怕占地伤犁,留下两块木板给老人垫脚,免得雨后泥软。邻里站在田埂边看,没多说话,心里都觉得这活干得规矩。
    那几天她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,顺路把村委会新贴的耕地保护告示读给老人听,叮嘱他别再硬扛重活,遇到大体力活儿就打施工队的电话。老人不懂手机,她把号码写在门框上,还教他按住绿色键就能接。她看见屋里竹篮里有今年早熟的黄瓜,就顺手挑出两根弯得厉害的,笑说这种最脆,老人也笑,笑里没了那股子愁。她没留下饭,也没收一分一毫,走到口子上,朝田里看了一眼,那片地像重新被人摸过脉,安安稳稳地躺着。
    事情后来也传开,可不是为了热闹,就是谁遇见了都能记住一点细节:她把绳子打的结,老人背心上的汗渍,孩子手电晃动的光圈,田埂上粉笔写的几行字。人来人往,总得有个愿意停下的人,哪怕多绕两步、晚回半小时。她也不过是顺着自己的规矩和本事,做了该做的事,没摆什么架子,也不爱听夸。日子里,这样的小动作是最不值钱的,但到需要的时候,它就像从地里冒出来的一口清水。这样的举手之劳,谁不愿顺手帮一下呢?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